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,讓武漢經歷了一個永生難忘的新春佳節。黨中央緊急發出號召,武漢立即進入了“戰時狀態”。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,航發集團的女同志處處展現出了自己的風采,無論是在火神山、方艙醫院建設現場,還是在下沉社區、后方保障和宣傳,她們都成為了這個春天閃耀光芒。在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,為鼓舞抗“疫”斗志,堅定抗“疫”信念,航發集團特推出“航發抗疫,巾幗建功”專題推文,讓我們一起感受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“她”的力量。
航發集團黨群工作部部長 沈培榮
在集團搶建火神山、日海方艙醫院期間,她不令而動,主動往一線跑,白天到現場采集素材,晚上在家里通過網絡連線,帶領部門同志一起撰寫宣傳稿,連續40多天,每天工作到凌晨。自臘月二十九起至今,已經在集團微信公眾號推文50余篇,在《人民網》《長江日報》《湖北日報》《武漢電視臺》主流媒體上報道集團參與抗疫工作新聞及報道20余次,在《學習強國》推文5篇;組織集團102名干部下沉社區開展幫扶,建立有效工作機制,共出刊《社區戰疫情 航發在行動》24期,形成良好的正面輿論引導。組織集團黨員干部《人民戰疫》征文,共收到124篇征文,收錄30篇優秀征文,出刊《火神山的祝?!氛魑募?期,用行動書寫了航發女性在沖鋒在前、勇于擔當中創造的精彩人生。
道排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 蔡媛婧
她是一名“航發戰地記者”,在抗疫前線,跟隨集團宣傳隊,深入挖掘新聞素材。
她是一名“航發紀律督導員”,跟隨集團督導組,督導社區下沉同志把紀律挺在最前面。
她是一位“蒙面哺乳媽媽”,每晚哄睡寶寶后,和公司戰友,撰寫新聞稿直至深夜,她希望,記錄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領導和同事們英勇的抗疫事跡,凝聚更大力量,正面助推平均年齡“僅33歲”的道排生力軍,越戰越勇,戰勝疫情。
“聽黨指揮,我隨時都在”她是道排公司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蔡媛婧。
路橋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 程璟
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,一線搶建進度和工作事跡通過手機小屏幕走進了大家的視野,這些畫面的背后是宣傳工作者們默默地付出。以筆為戎,講述戰“疫”一線好故事,推出【同風雨.共戰役】專題宣傳30多期;深入前線,從火神山到每個方艙醫院戰場,都能看到她和宣傳團隊的身影;舍家伉儷,撇下兩名幼子,毅然選擇共同奮戰。2月19日夜里帶隊攻堅軍山方艙2000多塊標識標牌,雖然錯過了幼子周歲生日,但是她認為“完成一個個不可能”是航發人最美的甜蜜。
隧道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 商帆
哪里有正能量的閃光點,哪里就有她的身影?;鹕裆结t院建設期間,由于市內封路,交通不便,每一次采訪她都是獨自徒步最后三公里進入現場,泥巴濺滿褲腿,她全然不顧,為的是能及時捕捉一個又一個珍貴的鏡頭影像!正能量需要及時傳遞,她經常加班加點忙到深夜轉鐘,第二天一大早又忙著趕往工地;為積極響應集團黨委號召,她同時做好公司內部下沉社區志愿者的組織工作,每次她都身先士卒積極報名,她說: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下沉社區服務是黨員的義務,哪里有需要,我愿意隨時報道!
道排公司 黨群工作部 蔡璐
她是航發集團官微的幕后小編,抗疫期間,她全程參與了集團宣傳工作疫情防控宣傳工作。無論晝夜、無論現場環境,新聞是第一工作信號,只要有臺筆記本,現場也能寫稿;40余天,每天深夜11-12點,是她最忙碌的時刻,只為鐫刻出每一個勇挑重擔的航發人逐夢前行時最真實、最動人的圖景。
化工新城公司 周劉芳
疫情當前,你奮戰一線,她守好后方。26天來,白天收集素材,晚上制作稿件,每天十一二點寂靜的夜晚,總能聽見她敲打鍵盤的聲音。26期簡報,3個宣傳視頻,2篇宣傳通稿,看似簡單的幾個數字,卻凝結了她日夜奮戰的心血。她用文字記錄美好、留下感動、傳承信念,讓抗疫征程上航發斗士的身影鮮活生動,讓堅守與執著常駐心間!
疫魔無情,人間有愛!她們也是平凡的女兒、媽媽、妻子。同時,她們又是身先士卒的抗疫先鋒,是千千萬萬堅守崗位女職工的縮影。在這個特殊的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,航發集團衷心祝愿每一位自強不息、逆行而上的女職工節日快樂!